孩子五岁的时候,不少基本的生活能力都已经健全了,此时,父母应愈加重视培养孩子独立,教孩子学会基本生活技能,如此才能让孩子生活得更好。
1、吃东西
孩子最初吃饭都是用勺子,但到五岁时,就应该掌握用筷子了,而且这个时候要日渐培养孩子不浪费的意识,可以吃多少就盛多少,吃饭不剩饭菜。端碗端水要拿稳,不可随便倾倒饭菜和茶水。
2、个人卫生
孩子要能一个人漱口、刷牙、洗脸,了解早起晚睡要刷牙洗脸,饭前便后要自己去洗手,身上穿的衣服脏了要了解自己去换干净衣服。大小便可以自理,女生要培养小便后用卫生纸的习惯。
3、穿衣
无需父母助手,会自己穿衣,了解分辨鞋子和手套的左右、衣服正反、裤子前后,并且了解将换下来的衣服叠一叠,放整齐,不乱丢乱扔。套头的衣服有的孩子不会穿,母亲多做几次示范,教会要点,一般学习起来也不会太难。
4、问候别人
要让孩子培养好的礼貌习惯,见了人就能脱口说出如“你好”、“谢谢”等。外出时要对家人说“我出去了”,回家要说“我回来了”,吃饭前后要讲“那我吃了”、“吃饱了”、“真美味”等。
5、做家务
五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完成较高“困难程度”的家务活了,譬如洗盘子和整理玩具,父母需要告诉孩子怎么样一步步操作,如何对碗盘和玩具分类,分别放到相应的地方,并且要让孩子了解,他需要在这类家务中负起责任。一旦他掌握了对自己承担的事情,等到他一每天长大,他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。
6、认路问路
五岁的孩子应该要熟知自己家和常去的地方之间的路程,一些不太远但好记的道路,他应该走过一遍就能大致记住。并且,此时他应该还会一点基本的问路知识,了解自己爸爸妈妈的名字和住址,使有意帮助的人送他回家。
7、协调能力
五岁的孩子一般已经了解交朋友,有固定的玩伴,当孩子在玩耍过程中发生冲突时,要了解友好协商和宽容公平,在出现人际问题和矛盾时,有简单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突破问题的办法,会与别人讨论、协商,然后尝试着解决问题。
孩子需要有事情可做,教孩子掌握基本生活技能,并通过种种技能帮助维持、整理家庭内外的居住环境。解决生活冲突,是培养孩子自信心,帮助孩子打造内在价值体系的要紧办法之一。父母需要记住的是,孩子比成人更需要鼓励,多给一些鼓励,孩子的表现会更好,个性也会愈加开朗。
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爸爸妈妈也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,所以,把生活技能教给孩子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忙,让他们可以独立生活,可以自己照顾自己,健康地成长。